鲁飞简介

衣钵传承

绘画欣赏

书法篆刻

文艺评论

画展盛况

鲁飞:世界在意象中绽放
□ 王 艳

    目前,正在市博物馆展出的"连云港乡音乡亲美术名家邀请展",汇集了大批与我市有渊源的国内外知名画家。其中,意象派画家鲁飞带来的《怒放的季节》、《蓝色之梦》、《圣山》和《山韵》系列6幅画作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业内人士和参观者被作品那鲜艳的色彩、神秘的物象、幻化的组合、独特的形式构成以及膨胀着的饱满的情绪所震撼!

十年一剑与君示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是鲁飞在书画艺术追求上的真实写照。鲁飞最早从事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10多年前,学有所成的他,正准备在中国画艺术上大展宏图,一个偶然的事件,彻底打破了他的人生规划。
    事情还要从一次画展说起,一天,鲁飞和朋友一同参观了华裔杰出画家赵无极的画展。赵无极是蜚声当代世界艺坛的杰出画家,他的绘画,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技法,抒发飘逸玄妙的东方心性,独特、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使之成为闻名当代世界画坛的抽象派绘画大师。大师的作品,对鲁飞产生空前的心灵震撼,回来两个月没摸笔,一直在苦苦思索,寻找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出路。
    此后10年间,鲁飞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意象派绘画。意象派绘画,并不强调画中的景物与客观世界的景物像还是不像,而是强调绘画应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超我意识、自我意识和本我意识的交相互动的循环流动中所展现的种种如梦似幻的如有似无的种种幻象,特别是人们不愿正视但却又大量存在着的那些本我意识也就是潜意识的种种意象。

追求书画的诗性功能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鲁飞一直追求的艺术境界。在这一点,他像个传统文人画家,但在语言形式上他努力创新并追求自我表达的个人风格。鲁飞的作品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传统形式的绘画,从题材到表现形式大多承接传统,他力图通过此类作品实践,真正理解、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这是一个积淀的漫长历程。此类作品有《志存高远》、《一国之选》、《千里寄相思》、《逸品》、《鹤寿无边》等;另一类如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芦花放白已是秋》、《中国魂》、《胭脂雪魄》--传统的题材兼具现代的审美意义,具有张力的造型和艳而雅的赋彩,画面充盈饱满。第三类为意象派绘画,摈弃具象的造型方式,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内容,游心于画,淋漓洒脱。代表作有:《森林之光》、《生命之源》、《喜悦》、《哀怜》、《旭日东方》、《畅想》、《东方神韵系列》等。
    鲁飞书画作品的特点是在文人画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思维方式的新的大胆尝试,是一种在苍茫环宇中的"海上山"。传统文人画的外部明显特征是诗、书、画的结合,鲁飞在这三个方面都下过苦功,不仅构图完整,开合有意境,而且题字、用印也是他创作中别具一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厚重古拙,从"石门颂"、"经石峪"等摩崖石刻书法中脱胎而出,这与他的画面相得益彰。

"丹青妙造必真情"

    这是鲁飞的画语录。对意境的追求始终贯穿于他的艺术之中,因心造境,以手运心。鲁飞主张艺术应用新思维创造现代美,在作品上以笔简、意远、真情为尚,并提出"把颜色作为墨来用,将墨当作颜色来使"的观点。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一般不太重视色彩,所谓"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即便使用色彩,也不过是金碧、青绿、浅绛等寥寥的几种,带有浓厚的程式化和传统的教条主义"色彩"。而鲁飞对于色彩的追求与运用,却非常超前和大胆。在他的笔下,墨不过是色彩中的一种,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既有西画的丰富、浓艳、真实,又有中国画的含蓄、和谐,这些色彩有机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幻化成一种新鲜、热烈、绚丽、火爆的色彩,常常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强烈的视觉冲击。鲁飞对自己内心强烈情感的表达,在对彩与墨的控制中,打破了传统艺术审美理念中"平淡含蓄"的艺术精神,在"似与不似"间游于心画,有意识去探寻笔墨如何表达绘画的诗性功能。
    任何艺术新形式表现手法的呈现,都是一定文化传统精神在当下社会变革的"情境"中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心理思辨嬗变的结果。鲁飞在作品中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表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心灵深处的焦躁,突破了中国画已有的创作题材,开始向生命、生存、精神、环保、心理、灵魂等深层次溯源寻根。鲁飞的尝试和探索,对当代中国画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连云港日报》2008.2.15